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答案)

沪科版2023-2024学年(安徽)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本试卷来源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区属名校)
沪科版12.1~16.4、共4页四大题23小题70分,与化学同卷120分钟(自创文稿,精品ID:13421203解析无耻)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2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工作时须配戴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常因呼吸变得模糊不清,这是由于呼出的水蒸气 (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2分)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水中。当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如图所示,说明水正在沸腾。为验证水沸腾时需要吸热,接下来的操作是: 。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3、(2分)2022年12月4日晚上,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所示,飞船返回舱高速进入大气层后,因与大气发生剧烈摩擦,使其外表温度会变得很高,甚至达到2000℃而“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返回舱的内能。
4、(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1标有“3V 1.2W”、灯L2标有“3V 0.9W”字样。先只闭合开关S1,灯L1正常发光;再闭合开关S2,电流表应选择 (选填“0~0.6A”或“0~3A”)的量程。
5、(2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两灯都发光,此时两个电流表A1、A2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灯L1、L2的电阻之比为
6、(2分)如图,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军用测电笔(试电笔)试触某插座的插孔,用指尖抵住笔尾金属体,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此时 (选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小军的身体。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7、(2分)在某汽车尾部的挡风玻璃上,有一种电加热除雾装置,它由5条阻值均为12Ω的电阻丝并联而成,简化结构如图所示。该装置与12V的汽车电池接通工作1min,产生的总热量为 3600 J。
8、(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0=12Ω。闭合开关S1,将单刀双掷开关S2掷于a端,电压表示数为2.5V;将S2切换到b端,电压表示数为1.5V,则电阻Rx的阻值为 Ω。
9、(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Ω,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到b端,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用图乙中线段AB表示,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 Ω。
10、(2分)食物也是一种“燃料”,释放化学能的过程不断地发生在人体内,提供细胞组织所需的能量。人体摄入的能量(营养师常称之为热量)过多或过少,都有损于健康。某种油炸食品,每50g可提供的能量约为1.26×105J,若将这种食品看作“燃料”,则它的热值是 J/kg。
二、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
11.(2分)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在摩擦过程中(  )
A.玻璃棒和丝绸都得到电子 B.玻璃棒和丝绸都失去电子
C.玻璃棒失去电子,丝绸得到电子 D.玻璃棒得到电子,丝绸失去电子
12、(2分)下列关于内能、热量和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0℃物体内能一定为零 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热量
C.热机的功率越大效率越高 D.柴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3、(2分)老师给小龙一个密封盒,其表面可见两个开关S1、S2和两盏灯L1、L2。为了探究开关和灯在密封盒内是如何连接的,小龙进行了如下操作:先闭合S1,只有灯L1发光;又闭合S2,两灯都发光;再断开S1,两灯都熄灭。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连接方式为(   )
A. B. C. D.
14、(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电路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故障发生在电阻R1、R2上,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对于此电路故障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能电阻R1断路 B.可能电阻R1短路 C.可能定值电阻R2短路 D.一定是定值电阻R2断路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2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0是定值电阻,R是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是12V B.定值电阻R0的阻值是20Ω
C.定值电阻R0消耗的最大功率是3.6W D.当R接入的阻值为5Ω时,它消耗的功率是1.6W
16.(2分)将一根细金属丝置入柔性塑料中,可以制成用来检测物体形变的器件应变片,其结构如图1所示。将它接入图2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应变片随被检测物体发生拉伸形变时,塑料中的金属丝会被拉长变细,导致电阻变大,则电路中的(  )
A.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2分)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U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主要是由液体热胀冷缩引起的
②图甲装置能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③图乙实验过程中右边透明容器中电阻丝阻值应该等于10Ω
④用图甲中的实验结论能解释“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几乎不发热”的现象
A .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3小题,每空2分,满分18分)
18、(4分)某小组加热一杯冰水混合物,探究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测量数据在图示坐标纸上描出了相应的点。
(1)请把图上的点连接起来,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实验表明:在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选填“保持不变”或“不断上升”)。
19、(6分)在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两节干电池,B.电压表(0~3V~15V ) , C.电流表, D.定值电阻,E.滑动变阻器,F.开关和导线若干。
(1)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中获得了多组实验数据,这是通过 实现的;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得: 。
20.(8分)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1.5A”。
序号 U/V I/A R/Ω
1 1.0 0.18 5.56
2 1.5 0.22 6.82
3 2.0 0.25 8.00
4 3.0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 (选填“a”或“b”)端。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多次测量,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第4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Ω,电功率为 W。
(3)由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可能为 (选填“①”“②”或“③”)。
①7.60Ω ②8.93Ω ③10.60Ω
四、计算题(第21小题5分,第22小题6分,第23题7分,共18分)
21、(5分)小崔想测量一个小电动机“3V 3W”的内阻和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他将小电动机的转轴固定,使之不能转动,然后将其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电路中定值电阻R=4Ω,电流表内阻RA=0.2Ω,电压U恒定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5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A。求:
(1)电动机正常工作一分钟释放的热量;
(2)小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忽略摩擦产生的能量损失)
(6分)为估测一个电热水壶烧水时的电功率,小林在壶中装入质量为1kg的水,接入家庭电路中,通电加热210s,
水温从20℃上升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J/(kg ℃)。
(1)求该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若电流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请通过计算估测该热水壶的电功率;
(3)用上述方案估测出的电功率与实际功率相比,偏大还是偏小?简要说明原因。
(7分)如图甲、乙是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简易坐位体前屈测试仪的测试示意图、简化原理图。在测试中,测试的同学向
前推动测试仪的滑块实际上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用来反映被测试者的成绩。电原电压恒为6V,电压
表量程0~3V,电流表量程0~6.6A,滑动变阻器标有“15Ω 1A”,滑片P每移动1cm,R1的电阻变化0.5Ω,定值电阻
R2=20Ω。求:
(1)当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
(2)某同学测试时,从最左端推动滑片P向右移动20cm,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3)若既能保证电路各元件的安全,又能使滑片Р移动到最右端,则选取R2时,其阻值不能小于多少
沪科版2023-2024学年(安徽)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答案
1、液化;
2、撤掉酒精灯,观察烧杯内的水能否继续沸腾;
3、做功;
4、0~3A;
5、1:4;
6、有;
7、3600;
8、8;
9、20;
10、2.52×106;
11-17:CDBCCDC;
(1); (2)保持不变
19、(1)(2)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3)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0、(1)b; (2) 10; 0.9; (3)②
21、(1)60J;(2)66.7%;
22、(1)2.1×105J;(2)1000W;
(1)0.3A;(2)2V;(3)15Ω;

  •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6日  所属分类: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