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偃孟津区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无答题卡的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有答题卡的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观察和思考是科学发现的基础,众多科学家能从简单的现象中受到启发,从中发现重要的规律。三百多年前,英国物理学家 在实验时发现,白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所有能发光的物体都叫做 。
2.如图为可视化人体测温仪,它比常用的测温枪更能快速、准确地测出体温。当体温高于设定温度时,测温仪会发出急促的体温播报声,提示人们注意。测温仪发出体温播报声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能量”或“信息”);彩色液晶屏是由红、绿、 三种颜色组成的;当人体的体温升高时,人体辐射的 (选填“紫”或“红”)外线会增强。
3.如图所示,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其中较远的放大镜的功能是使远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选填“虚像”或“实像”),较近的放大镜的作用是将该像 (选填“放大”或“缩小”)。
4.如图所示,北方的冬天,室外的水管如果保护不当,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就会爆裂。这是因为管内的水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冰后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而冰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所以体积变大,将水管胀裂。
5.六月,会盟镇的银滩里荷香亭畔,荷花盛开。清晨,在荷叶上看到露珠,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通过露珠发现,露珠下面的叶脉变大,说明露珠相当于 镜。
6.小梦帮妈妈煮粽子时,先用大火使煮粽子的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的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将粽子煮熟。你认为小梦的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支持你的观点的依据是 。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2014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出通知,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规范性文件,其目的是督促各地政府有关部门落实发展学校体育的职责,以学校体育基本制度建设为基础全方位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如图所示为某校为落实这一要求,对八年级学生进行体检,下列关于八五班小明同学体检时数据记录不妥的是(  )
A.小明的体重(质量):50g
B.小明的体温:36.5℃
C.小明脉搏:60次/min
D.小明的身高:163cm
8.如图是某同学用一只寒暑表测量下雪后室外的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根据玻璃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B.它的分度值是0.1℃,量程比体温计大
C.它此时的示数应读作“零下2摄氏度”
D.它在测量气温前,可以拿着用力向下甩
9.如图所示,下面哪幅图是正确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图中可以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0.5g/cm3
C.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的大
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大于水的密度
12.比值定义法是定义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速度v=和密度ρ=两个表达式属于比值定义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速度v=属于
B.只有密度ρ=属于
C.速度和密度两个都属于
D.速度和密度两个都不属于
13.如图所示,是疫情期间语文老师利用手机通过网络直播上课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摄像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老师戴的近视眼镜和摄像头是相同类型的透镜
C.同学们接收到的视频和音频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
D.听课的同学看到显示屏里书本上的字变大是因为老师将手机镜头远离书本
14.图所示的是有些商店还在使用的一种案秤,它的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不过两臂长度不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前应将游码放到秤杆左端的零刻线处
B.称量时应通过调整调零螺丝使秤杆水平平衡
C.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增加了秤盘的质量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盘中槽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5.如下图所示,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16.试画出图中小丑(A眼)看到帽子上C点在平面镜中像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第19题12分,共22分)
17.如图所示,小明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1)该实验中闹钟的作用是 。
(2)实验时将闹钟没有直接放于玻璃罩的底盘上,而是放于泡沫塑料上,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 (选填“减弱”或“增强”)声音通过底盘传出;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铃声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选填字母)。
A.铃声的响度太大;
B.铃声的音调太高;
C.玻璃罩存在漏气
(3)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不断地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发现听到铃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发生改变。
18.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小华进行了以下探究:
(1)课间,小华到室外利用太阳光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她将该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如图甲所示。此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此时再将这个凸透镜与纸之间的距离稍微增大,发现光斑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f L(填“>”、“<”或“=”);
(2)她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图乙的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进行实验;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像成在光屏的上方,要使像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如果将透镜遮住一部分,在光屏上 (“能”或“不能”)看到完整的像。
19.小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土豆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测量:
(1)将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将土豆块放在天平 (选填“左”或“右”)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土豆块的质量为 g;
(3)由于土豆放不进量筒,他用一个大烧杯自制溢水杯,在自制溢水杯中加满水,将土豆块缓慢浸没在大烧杯中,同时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再将小桶中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土豆块的体积为 cm3;
(4)计算出这种土豆的密度为 kg/m3。
(5)用此方法测出土豆的密度值和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体育锻炼用的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已知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则:
(1)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的物理意义是 。
(2)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 ?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物质。如果仅通过密度无法鉴别,就需要根据物质的其他性质进一步鉴别。请你举出两个物质的其他性质 。
21.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某天,王爷爷带孙子小明和孙女小红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孙子小明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到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G1346 08∶38 09∶40 240km
G1692 08∶49 10∶05 240km
G1482 09∶11 10∶31 240km
(1)如图所示的交通标识牌中“60”的含义是: ;
(2)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仨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
(3)该趟高铁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
(4)他们到达车站后,发现有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当他们坐在列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如图)。突然,小明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他才发现,实际上他们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列车却向相反方向开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你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
试卷第6页,共7页
1. 牛顿 光源
【详解】[1]三百多年前,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2]所有能发光的物体都叫做光源,光源可以分为人造光源、自然光源。
2. 信息 蓝 红
【详解】[1]声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声能传递能量,声能传递信息。根据题意可知,发出体温播报是提醒人们注意测试温度,因此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利用三原色可以混合成各种色光。
[3]红外线具有热辐射,因此人体温度升高时,辐射的红外线会增强;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还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3. 实像 放大
【详解】[1]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观察远处的景物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2]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后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4. 凝固 不变 小于
【详解】[1]液态水变为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
[2]质量指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状态无关,故水变为冰,质量不变。
[3]冰的密度为0.9g/cm3,水的密度为1g/cm3,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5. 液化 凸透
【详解】[1][2]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叶脉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和放大镜的原理是相同的。
6. 正确 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详解】[1][2]小梦帮妈妈煮粽子时,先用大火使煮粽子的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的水微微沸腾,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既能将粽子煮熟,又节能,做法正确。
7.A
【详解】A.小明的质量约为50kg,50g显然不妥。故A符合题意;
B.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青少年的脉搏大约1min跳动约60~100次,故C不符合题意;
D.八年级学生的身高大约在160cm~175cm之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C
【详解】A.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玻璃泡中的液体受热体积膨胀,液面上升,遇冷时体积收缩,液面下降,故A错误;
B.由寒暑表的特点可知,温度计的量程是-50~60℃,量程比体温计大,但分度值是2℃,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此时示数为-2℃,读作“零下2摄氏度”,故C正确;
D.图示温度计在测量气温前,不需要用力向下甩,体温计才需要,故D错误。
故选C。
9.A
【详解】A.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则甲正确,故A正确;
B.对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乙错误,故B错误;
C.对于凹透镜,过焦点的光线不属于特殊光线,折射光线将远离主光轴,则丙错误,故C错误;
D.对于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则丁错误,故D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
A.只有折射现象,所以错误.
B.只有反射现象,所以错误.
C.既有反射又有折射,同时符合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内容,所以C正确.
D.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而D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所以D错误.
11.C
【详解】A.由m-V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图像为正比例函数,则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故A错误;
BD.由甲物质的m-V图像可知,当m甲=35g时其体积V=35cm3,则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为
故BD错误;
C.由图像可知,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比乙大,则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的大,故C正确。
故选C。
12.C
【详解】速度是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定义的;密度是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来定义的;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AC
【详解】A.手机摄像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原理是相同的,故A正确;
B.老师戴的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摄像头是凸透镜,故B错误;
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同学们接收到的视频和音频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故C正确;
D.听课的同学看到显示屏里书本上的字变大了,像变大,像距变大,物距变小,手机镜头离书本变近了,故D错误。
故选AC。
14.AD
【解析】商店的台秤和天平的原理是相同的,结构是相似的;台秤的秤盘相当于天平的左盘,砝码盘相当于天平的右盘;调零螺丝相当于平衡螺母;秤杆相当于天平的横梁等。
【详解】A.参照天平的使用方法可知,案秤使用前应将游码放到秤杆左端的零刻线处,则A正确;
B.案秤称量时应通过调整砝码和游码使秤杆水平平衡,严禁调整调零螺丝,则B错误;
CD.案秤称量时的砝码与游码的总和等于测量物体的质量,即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增加了砝码盘的质量,则C错误、D正确。
15.
【详解】由题意知,反射光线要竖直射入井中,过入射点竖直向下做出反射光线;然后作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的位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
30°+90°=120°
则反射角
如图所示:
16.
【详解】小丑A眼看到帽子上C点,本质是C点反射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小丑A眼,作C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连接与平面镜交于点,点即为反射点,即为反射光线,即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17. 产生声音 减弱 C 响度
【详解】(1)[1]该实验中闹钟振动时发出声音,属于声源。
(2)[2][3]实验时如果将闹铃直接放在玻璃罩的托盘上,声音会通过托盘传出,把闹铃放于塑料泡沫之上,泡沫可以起缓冲作用,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弱声音通过底座传出。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铃声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玻璃罩内空气疏密程度没有变化,可能是装置漏气造成的,故选C。
(3)[4]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介质不断减少,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不变,响度变小,音色不变。
18. < 下 能
【详解】(1)[1]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此时再将这个凸透镜与纸之间距离稍微增大,若光斑变小,则这个光斑是焦点之前的光斑;若光斑变大,则这个光斑是焦点之后的光斑,故可能f<L。
(2)[2]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向下移动凸透镜。
[3]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完整但变暗。
19. 水平台(或者水平桌面,或者水平面) 左 127.6 116 1.1×103 偏大
【详解】(1)[1]正确使用天平时,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2]根据天平的正确使用,应该遵循“左物右码”因此土豆要放到天平的左盘。
[3]土豆的质量为
(3)[4]由图可知,该量筒的分度值是4mL,所以土豆的体积是116cm3。
(4)[5]土豆的密度是
(5)[6]由于在测量土豆的体积时,将小桶中收集到的水倒入量筒时,不能将水全部倒入,因此所测土豆的体积会偏小,导致所测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20. 体积为1立方米的铅的质量为11.3×103千克 不是 颜色、气味、硬度、电学特性
【详解】(1)[1]根据密度的定义,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立方米的铅的质量为11.3×103千克。
(2)[2]此铅球的密度为
由于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可知这个铅球不是纯铅制成的。
(3)[3]如果仅通过密度无法鉴别,就需要根据物质的其他性质,如颜色、气味、硬度、电学特性等性质进一步鉴别。
21. 限速60km/h 爷孙仨最快只能赶上G1482车次 180km/h 见解析
【详解】(1)[1]交通标识牌中“60”的含义是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0km/h,即限速60km/h。
(2)[2]由图知,路程s=30km,限速v=60km/h,由得,驾车到萍乡北站所用的最少时间
他们8∶20开车出发,到达萍乡北站的时间为8∶50,由于到站时火车G7346和G1692已出发,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仨最快只能赶上G1482车次。
(3)[3]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G1482到达南昌所用时间
总路程s′=240km,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4)[4]开始时以对面列车为参照物,对面列车是反方向运动的,所以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发现自己坐的列车没动;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答案第6页,共7页
答案第7页,共7页

  • 河南省洛阳市偃孟津区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4日  所属分类: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