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2-2023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八 年 级 物 理 试 题
第Ⅰ卷 (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8分,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做法和行为中,文明的是(  )
A.在自习课上与同学大声讨论问题 B.用激光笔照射同学的眼睛
C.开车在斑马线主动礼让行人 D.夏天把空调温度调到很低
2.下列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冒“白气” B.冬天早晨,车玻璃上出现一层白霜
C.冬天,晾在外面的冰冻的衣服变干 D.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
3.下列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4.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  )
A.光在平面镜上反射 B.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
C.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D.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5.下列关于测量仪器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如果刻度尺零刻度线已磨损,则这样的刻度尺就不能再使用
B.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C.用天平测质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D.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底部平行
6.两物块的质量之比为3∶2,密度之比为 2∶1,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
A.1∶3 B.3:1 C.3:4 D.4:3
7.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显现水吸热的多少,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研究固体熔化时,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知道固体吸热的多少
B.研究物体对光的反射时,将其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C.研究光现象时,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
D.在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采用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
8.下列知识结构中,错误的是(  )
A.
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要吸热
不同点 发生位置 表面 内部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B.
物态变化 过程 吸放热 举例
凝固 液态变固态 放热 水结冰
液化 气态变液态 放热 露的形成
凝华 气态变固态 放热 霜的形成
C.
像 倒正 能否用光屏承接 举例
实像 倒立 能 小孔成像
虚像 正立 不能 放大镜
D.
固体 相同点 温度变化情况
晶体 吸热 保持不变
非晶体 吸热 温度升高
A.A B.B C.C D.D
9.下面是小明所做的验证性实验,错误的是(  )
A.向眼镜片上哈气,发现上面有一层水珠,说明气体可以液化成液体
B.将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随着罩内空气被抽出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看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下降,说明酒精蒸发吸热
D.让平行于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发现折射后的光会聚于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2分,共4个小题.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3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0.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要放热
B.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C.一定体积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叫做密度
D.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11.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D.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12.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 m-V的关系图线,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B.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C.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D.ρA<ρB<ρC
13.根据下表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ρ/(kg/m3) 物体 v/(m/s)
铝 2.7×103 自行车 5
铁 7.9×103 小轿车 30
铜 8.9×103 动车 100
A.将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在调平后的天平左右两盘中,天平将保持平衡
B.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铝块的体积较大
C.自行车、小轿车和动车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图线a 表示动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
D.小轿车和动车运动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10∶3
第Ⅱ卷(共7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满分70分,六个专题,共12 小题)
专题一: 声与热现象(本专题满分20分,共2小题,第14小题15分,第15小题5分)
14.实验探究: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
步骤 方法 ①如图,将钢尺伸出桌面 2cm,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 ②保持 大致相同,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 ,观察钢尺振动的 并听发出的声音音调的高低。本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③小红又增加了一把刻度尺,想探究响度和 的关系,她将钢尺分别下压1cm、2cm、3cm,并保证钢尺每次伸出桌边的长度 ,同时听响度的大小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内。请你帮她把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下压距离/cm 1 2 3
响度大小
结论 ④钢尺伸出桌面越短,钢尺振动的越 ,音调 ;振幅越大, 越大。
15.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表格 ①请将表格中的空格补充完整: ⑤根据表格数据,用描点法画出水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图像。
t时/min 0 1 2 3 4 5 6 7 8
tm/℃ 80 86 92 95 97 99 99 99
现象结论 ②给水加热水温上升,当加热到第 min时,水开始沸腾,当时气压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标准大气压;继续加热水温将 。右边的甲、乙两图中,描绘水沸腾的现象的是 图。
问题讨论 ③小明在盛有热水的玻璃杯口盖上一块凉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 ,且玻璃 ,说明 ④相同环境下,在两块玻璃片上各滴一滴 的酒精,将其中一滴上方不断用扇子扇风,过一段时间发现 的那滴先变干,说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上方 越快,液体蒸发得越快。
16.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①将小车放在顶端A,由 释放小车,同时用 开始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固定在斜面底端的金属片声音时,停止计时,记下时间为tAC,用 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 sAC。 ②将金属片固定在 B重复实验,测出小车到B所用时间 tAB,并测出AB 的路程sAB。 ③求出小车从B到C的时间tBC,并测量出BC间的路程 sBC,并分别求出小车在 AC、AB、 BC间运动时的平均速度,记入表格.
表格结论 ④比较三个速度可知:小车从斜面上下滑做的是 (填“匀速”或“变速”) 运动。 ⑤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 ⑥在测量 AC段平均速度时,若小车经过A后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 。 运动阶段 AC AB BC
路程s/cm 90 40 50
时间t/s 3 1
度 v/m·s-1 0.3 0.2
⑦请把表格中的空白数据填上
17.夏天刚从游泳池中出来会感到冷,让风一吹会感到更凉,为什么
答:人从游泳池中出来时,身上的水分发生蒸发,风一吹加快了皮肤表面上方的水的 ,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蒸发时从人体 热量,从而使人体的温度 ,所以人会感到更冷。
18.如图为一款火箭动力自行车,最快行驶速度可达333km/h。将常温状态下的过氧化氢气体通过加压的方法液化成液态,再与催化剂一起放于燃料罐中,反应后向火箭尾部喷出650℃的高温水蒸气,自行车即可获得向前的巨大推力,从而高速前进。图中火箭尾部产生的大量白气现象,是因为尾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此过程中要 热量。
19.酸梅汤以2m/s 的沿着平直马路向前走,远远看到前方400m处冰红茶姐姐正朝他跑来,冰红茶姐姐运动的 s-t图像如图。则他俩经过多长时间相遇?从看到冰红茶姐姐到跟她相遇,酸梅汤所经过的路程是多少?请写出解题过程。
专题二: 光现象(本专题满分19分,共2小题,第16小题11分,第17小题8分)
20.实验探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猜想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的虚像
步骤 ①如图,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直立着一块 代替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它的位置,这是使用了物理研究中的 法;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竖立放在它的前面,再拿一支 的蜡烛,竖立放在它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这里使用了物理研究中的 法。
结论 ③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像与物体大小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
思维程序 ④实验中经历的思维程序是: 提出问题—猜想— —得出结论。
问题讨论 ⑤为了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应该将ONF 面 ,发现这个面上 反射光线(填写“有”还是“没有”)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法。
2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猜想 小雨猜想: 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不能成虚像, 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 于是她进行了如下实验。
过程 ①将焦距为 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图示位置, 将蜡烛分别放在a、b、c处,光屏放在凸透镜的右侧,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 ;移动光屏都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像,其中在b处所成像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将蜡烛放在d处,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让小雨撤去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到一个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像。
结论 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
表格 ②请把空白表格填写完整 物距 成像特点 应用
倒正 大小 虚实
u>2f 倒立 实像 照相机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程序 ③提出问题——猜想—— ——得出结论。
问题讨论 ④小雨将上面的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另一侧距离凸透镜 cm的光屏上能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
22.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因为水中的鱼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 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水中鱼的虚像在其 (填“上方”或“下方”).
23.教室中的投影仪如图,其中平面镜的主要作用是用来 ,使像成在屏幕上。屏幕是由粗糙的材料制成的,光在屏幕上发生 反射,能使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上看到屏幕上所成的像。若想使屏幕上的字变得大些,应将凸透镜向 (填“上”或“下”)调,同时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24.在如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5.请在下图中画出光线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6.光学黑箱中有焦距f=4cm的凸透镜和平面镜各一只,凸透镜主光轴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对准凸透镜焦点射入黑箱,折射后经平面镜反射后从黑箱射出。请完成箱内完整的光路(画出凸透镜、光线、平面镜、法线)。
专题三: 质量与密度(本专题满分14分,共2小题,第18小题10分,第19小题4分)
27.以下是小雨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测得的实验数据,请帮他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分别测出2个铝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物体的边长求出体积,计入表格②换用松木块,重复步骤①
表格 ②请你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并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 m-V图像
实验次数 物体 m/g. V/cm ρ/(g/cm )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10 2.7
3 松木1 108 216 0.5
4 松木2 10
结论 ③比较发现:同种物质的 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由此我们引入了密度的概念。
问题讨论 ④如果测量一个不规则石块的密度,还需要增加的器材有 和 。
28.用天平、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过程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②根据 m1、m2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③在玻璃杯中盛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1,④将m、V带入公式中,算出盐水的密度ρ; ⑤将玻璃杯里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 以上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数据表格
m1/g V/cm m2/g m/g ρ/(kg/m )
20 11.6
问题讨论 如果采用的测量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称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再将盐水倒入到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这样测出的盐水密度会比真实值偏 。
29.基础问答和计算
(1)制造飞机不用钢铁而用铝合金,因为铝合金的密度比钢铁的 ,在 相同的情况下,用铝合金制成的飞机的质量比钢铁的 ,更利于飞机的飞行。
(2)体积为1m3的冰块,完全化成水后的体积多大? ( )(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专题四:综合问答与实验(本专题满分5分,共2小题,第20小题2分,第21小题3分)
30.请用相关的3个物理知识解释如下场景
小明不小心把衣服弄湿了,就将衣服摊开放在太阳下晒;他走近一个小水潭时,水面反射的光照到他的眼睛,很刺眼。
解释: 。
31.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是否与透镜的材料有关”(可以配图说明)
器材 三个用玻璃、透明塑料、树脂制成的外形相同的凸透镜、光屏、刻度尺
步骤 表格
专题五: 综合计算(本专题满分6分,共2小题,第22小题3分,第23小题3分)
32.一个空心铝球体积是5×10-3m3,质量是8.1kg(ρ铝=2.7×103kg/m3)
(1)这个铁球空心体积是多大?
(2)若把空心部分灌满水,它们的总质量是多大?
33.烧杯质量8克,装满水时总质量 108克,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88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请写出解题思路并求解。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详解】A.在自习课上与同学大声讨论问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是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激光笔照射同学的眼睛,会伤害同学的眼睛,故B不符合题意;
C.开车在斑马线主动礼让行人,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故C符合题意;
D.夏天把空调温度调到很低,浪费电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A.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冒“白气”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符合题意;
B.冬天早晨,车玻璃上出现一层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不符合题意;
C.冬天,晾在外面的冰冻的衣服变干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D
【详解】A.由图可知,图像为s-t图像,其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加,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图像为s-t图像,其路程不随时间变化,故物体静止,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图像为v-t图像,其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图像为v-t图像,其速度不随时间变化,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4.B
【详解】A.由图可知,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光的反射定律,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于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D
【详解】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可以从其它刻度处开始测量,读数时减去前面的刻度值就可以了,故A错误;
B.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故B错误;
C.用天平测质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故C正确;
D.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液面底端相平,不能仰视和俯视,故D正确。
故选CD。
6.C
【详解】根据知,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故选C。
7.A
【详解】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显现水吸热的多少,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A.研究固体熔化时,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知道固体吸热的多少。把加热时间的长短转化为水吸热的多少,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与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应用的方法相同,故A符合题意;
B.研究物体对光的反射时,将其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采用的是分类法,与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应用的方法不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研究光现象时,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运用的是等效替代法,与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应用的方法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采用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应用的方法不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详解】A.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发生在液体表面,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需要温度达到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是剧烈的汽化现象,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凝固是物体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凝固放热,水结冰是凝固现象;液化是物体从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液化放热,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凝华是物体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凝华放热,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能用光屏承接;放大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升高,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A.向眼镜片上哈气,发现上面有一层水珠,这是因为哈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说明气体可以液化成液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将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随着罩内空气被抽出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不能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液态酒精会汽化成气体,而汽化吸热,所以温度计的示数逐渐下降,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到它的焦点上,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AC
【详解】A.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要吸热,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要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是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并不等于质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D正确,不符题意。
故选AC。
11.B
【详解】A.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它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在按照要求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误差是不能消除的,只能减小误差,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液体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越高,测温液体膨胀越明显,液柱上升越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AB
【详解】A.由图线可知,同一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函数关系,也就是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A正确;
B.根据图像可知,A、B、C三种物质的m-V的关系图线不同,可知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故B正确;
C.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C错误;
D.在横轴取相同的体积,可以看出A物质质量最大,C物质质量最小,由公式可知,A物质的密度最大,B物质的密度次之,C物质的密度最小,ρC<ρB<ρA,故D错误。
故选AB。
13.BCD
【详解】A.由可得,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密度不相等,所以质量不相等,放到调平的天平,天平不平衡,故A错误;
B.由可得,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根据图表可知,,所以,故B正确;
C.由s-t图像可知,a图线为一条倾斜的直线,且相同时间内,图像a表示的物体运动的路程最大,根据表格中速度数据可知,图线a 表示动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故C正确;
D.根据可知,小轿车和动车运动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故D正确。
故选BCD。
14. 拨动钢尺的力大小 长度 快慢 控制变量法 振幅 相同 小 较大 大 快 越高 响度
【详解】②[1][2][3][4]要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要保持拨动钢尺的力大小大致相同,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听发出的声音音调的高低。本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③[5][6][7][8][9]要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将钢尺分别下压1cm、2cm、3cm,并保证钢尺每次伸出桌边的长度相同,同时听响度的大小。发现下压1cm时,响度较小,下压2cm时,响度较大,下压3cm时,响度最大。
④[10][11][12]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越短,钢尺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5. 99 5 低于 不变 甲 水珠 变热 液化放热 质量相等 扇风 空气流速
【详解】⑤[1]由表格数据描点画出温度随加热时间变的图像,如图所示:
①[2]由表中数据可知,第5分钟后水的温度不变,处于沸腾过程,所以第7分钟,温度为99℃。
②[3]给水加热水温上升,当加热到第5min时,水开始沸腾,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水的沸点是99℃,低于100℃,所以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5]继续加热,水持续沸腾,吸收热量,但水温不变。
[6]水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处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甲图表示水沸腾时的现象。
③[7][8][9]小明在盛有热水的玻璃杯口盖上一块凉玻璃片,水沸腾产生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凉玻璃片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所以玻璃片上出现水珠,玻璃变热,这说明液化放热。
④[10][11][12]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关系,控制同种的等量的液体在温度和表面积相同时,使空气流速不能,所以在两块玻璃片上各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将其中一滴上方不断用扇子扇风,过一段时间发现扇风的那滴先变干,说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上方空气流速越快,液体蒸发得越快。
16. 静止 秒表/停表 刻度尺 变速 缓 大 2 0.5
【详解】①[1][2][3]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时,将小车放在顶端A,由静止释放小车,同时用秒表(停表)开始计时,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AC。
④[4]由于下滑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在变化,所以小车做变速运动。
⑤[5]为了便于测量小车下滑的时间,应使斜面的坡度较缓。
⑥[6]若小车经过A后才开始计时,则所测得的时间偏小,根据可得,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7]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小车在AB段所用的时间为
[8]根据表格的数据,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17. 空气流速 吸收 降低
【详解】[1][2][3]人从游泳池中出来时,身上的水分发生蒸发并从人体吸热,风一吹,加快了皮肤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身上的水分蒸发,这样会从人体吸收更多热量,导致人体的温度快速下降,所以人会感到更冷。
18. 液化 放出
【详解】[1][2]“白气”是喷出的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19.50,100
【详解】解:由图可知,冰红茶姐姐运动的速度为
设他俩经过时间t相遇,则
解得
酸梅汤所经过的路程
答:他俩经过50s相遇,看到冰红茶姐姐到跟她相遇,酸梅汤所经过的路程是100m。
20. 玻璃板 换元 相同 等效替代 虚 相等 相等 垂直 实验检验 向后折 没有 反证
【详解】①[1][2]实验中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既可以成像,也可以确定像的位置,这是换元法。
②[3][4]把一支点燃的蜡烛,竖立放在它的前面,再拿一支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竖立放在它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等大,这里使用了物理研究中的等效替代法。
③[5][6][7][8]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9]实验中经历的思维程序是: 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⑤[10][11][12]为了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应该将ONF 面向后折,结果发现这个面上没有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还停留在原地,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这叫做反证法。
21. 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等大 正立 缩小 投影仪 u<f 正立 设计并进行实验 10 会聚
【详解】①[1][2][3][4]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在b处,物距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所成像是等大的;将蜡烛放在d处,物距u<f,成虚像,故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观察时撤去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②[5][6][7][8]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③[9]该实验的探究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并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④[10][11]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焦点,由题意可知,焦点在距离光心10cm处,此现象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2. 远离 上方
【详解】[1]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2]我们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因此用鱼叉捕鱼时,不是将鱼叉对准他看到的鱼,而是瞄准所看到的鱼的下方位置叉去.
23. 改变光路 漫 下
【详解】[1]平面镜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反射光线,进而改变光路,使像成在屏幕上。
[2]屏幕是由粗糙的材料制成的,光在屏幕上发生漫反射,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故能使我们从不同方向上看到屏幕上所成的像。
[3]若想使屏幕上的字变得大些,即让像变大,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增大像距,减小物距,故应将凸透镜向下调,同时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24.
【详解】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射向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

25.
【详解】过入射点作与镜面相垂直的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指的是反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大于与入射角相等,反射角为
如图所示
26.
【详解】入射点和主光轴的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在焦点后方4cm处画出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就会变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出;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出的光线与折射后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过交点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的光线与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所组成夹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再过交点作与法线垂直的线段即平面镜;故答图如下
27. 20 0.5 质量与体积 天平 量筒
【详解】[1]根据表格中铝块的质量、体积的数据在 m-V图中描点,如图所示:
[2][3]同一物质同一状态下,密度不变,由表格中数据得,松木的密度为0.5g/cm3,由得,松木2的体积为
[4]由表格中数据得,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5][6]测量一个不规则石块的密度,还需要增加的器材有测量质量的天平与测量体积的量筒。
28. ③⑤①②④ 33.6 22.0 1.1×103##1100 大
【详解】[1]用天平、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首先在玻璃杯中盛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1,再将玻璃杯里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然后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接着根据 m1、m2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最后将m、V带入公式中,算出盐水的密度ρ。
[2]标尺分度值为0.2g,总质量为
[3]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4]盐水的密度
[5]题中的测量方法测得的质量是准确的,但因为将盐水倒出后,会有部分粘在烧杯内壁上,导致盐水体积测量结果偏小,由可知,测得的盐水的密度会偏大。
29. 小 体积 小 0.9m3
【详解】(1)[1][2][3]为了更利于飞行,飞机需要减轻质量,故制造飞机不用钢铁而用铝合金,因为铝合金的密度比钢铁的密度小,根据可知,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用铝合金制成的飞机的质量比钢铁的小。
(2)[4]由题意可知,水的质量等于冰的质量
m水=m冰=ρ冰V冰=0.9×103kg/m3×1m3=900kg
完全化成水后的体积
故体积为1m3的冰块,完全化成水后的体积为0.9m3。
30.见解析
【详解】将湿衣摊开晒是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放在太阳底下是为了提高液体的温度,这两种办法都是为了加快液体的蒸发,从而使湿衣服晒干得更快;太阳光射到平静的水面上时,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平行射向同一方向,因此当人沿着这一方向看去,就会有一部分反射光线射入人眼,所以人看到有些地方会非常刺眼。
31.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1]步骤:①把玻璃的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另一侧放光屏,调整光屏和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将数据填入表格;
②换用透明塑料和树脂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做法。
[2]表格:
凸透镜材料 玻璃 透明塑料 树脂
焦距f/cm
32.(1)2×10-3m3;(2)10.1kg
【详解】解:(1)这个铁球实心体积
这个铁球空心体积
(2)水的体积
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2×10-3m3=2kg
它们的总质量
m总=m水+m铝=2kg+8.1kg=10.1kg
答:(1)这个铁球空心体积是2×10-3m3;
(2)若把空心部分灌满水,它们的总质量是10.1kg。
33.0.8g/cm3
【详解】解:解题思路装满液体时的总质量与空烧杯的质量差求出液体的质量;烧杯装满水与装满其它液体具有相同的体积,根据体积相等列方程,再根据密度公式求液体的密度;
由题意知液体的体积为
这种液体的密度
答:这种液体的密度0.8g/cm3。

  •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2-2023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0日  所属分类: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