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 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含解析)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 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3分)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的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下面四个同学同时观察的记录数据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3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
B.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越少
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速度的大小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3.(3分)在年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
A. 分米 B. 厘米 C. 毫米 D. 微米
4.(3分)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甲车的图象如图所示,经过秒,两车相距米,则
A. 一定为 B. 一定为
C. 可能为 D. 可能为
5.(3分)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 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
C. 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6.(3分)伽利略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下列哪些现象或规律是由他发现或提出的
①电流磁效应 ②摆的等时性 ③维持运动不需要力 ④惯性定律.
A. ①与② B. ①与③ C. ②与③ D. ②与④
7.(3分)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路程之比为:,时间之比为:,则通过的速度之比是
A. : B. : C. : D. :
8.(3分)某同学步行的速度约为米秒,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分钟,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
A. 米 B. 米 C. 米 D. 米
9.(3分)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 飞机 B. 地面 C. 模拟气流 D. 他本人
10.(3分)是一条平直公路上的两块路牌,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由右向左经过路牌时,一只小鸟恰自路牌向路牌匀速飞去,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立即折返,以原速率飞回,过一段时间后,汽车也行驶到。它们的时间与位置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由图可知
A. 小鸟的速度是汽车速度的两倍
B. 相遇时小鸟与汽车通过路程之比是:
C. 小鸟飞行的总路程是汽车的倍
D. 小鸟和汽车在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1.(4分)花样跳伞队员可以在空中完成漂亮的造型,以其中一名队员为参照物,则其他队员是 ______ 的,以大地为参照物,他们是 ______ 的以上两空均选填“静止”或“运动”。
12.(4分)小明划着一条小船在平直的河流中逆水前行,经过桥下时,他的草帽落于水中顺流而下,后小明发现草帽落水,他立即调转船头追赶,结果在桥下游距桥处追上草帽,不考虑小明调转船头的时间,且水流速度及划船速度大小恒定,则水流速度的大小为 ______。假设船与草帽的运动均在同一直线上
13.(4分)小敏和小华在探究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用彩笔在一张很长的硬纸片上画出房屋、树木和白云作背景,再在一张宽卡片的下方画上两条横线代表公路,在公路上画一辆汽车,在宽卡片的上部两侧各开一条狭缝,使窄纸片恰好能插入,如图所示。①向左拉动窄纸片你会看到小车 ______ ;②向右拉动窄纸片你会看到小车 ______ 。
14.(4分)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 ______ 。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______ 。
15.(4分)小明在一次运动中走了步,步行的时间是,步长是,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 ______ ;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 ______ 的。
16.(4分)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内,甲车的速度 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的速度。在内,乙车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三 、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7.(6分)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一段图象。请在图中画出它们对应的图象。
四 、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8.(6分)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频闪照片”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秒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_____球运动的时间长,______球运动速度不变。
19.(6分)解答下列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如图所示是在测物体直径实验中出现错误的示意图,其中图甲中的错误是 ______,图乙中的错误是 ______,图丙中的错误是 ______。
一个同学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四次测量结果依次为、、、,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______,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该硬币的直径应该记为 ______。
五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20.(12分)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甲图中汽车做匀速运动,受到的阻力为;乙图中汽车做加速运动。求:
甲图中汽车的速度;
乙图中汽车在前内的平均速度;
甲图中汽车牵引力在内所做的功。
21.(12分)国庆期间,小王一家自驾去秦岭游玩,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爸爸开车正匀速远离一座高山,鸣笛后听到回声,若当时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求:
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车行驶了多远?
声音传播的路程是多少?
听到回声时,车离高山多远?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由图知: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故选:。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读数,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2.【答案】D;
【解析】解:、只有时间相等时,物体的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才越长,故不正确;
、只有在路程相等的情况下,物体的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才越短,故不正确;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不变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不能改变速度的大小。速度的大小与路程与时间无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不正确,正确。
故选:。
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速度保持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知道速度保持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或环境有很大影响。
故选:。
根据对含义的了解作出解答。
又称细颗粒物,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微米的颗粒物。因其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4.【答案】C;
【解析】解:从图中看出,在时,甲的路程为。
若甲车在乙车前,则乙的路程为,即乙车向相反方向运动了,
则,
若甲车在乙车后,则乙的路程为,
则。
故选:。
先算出甲车的速度。两车相距,分两种情况:①甲车在乙车前;②甲车在乙车后;
此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确定乙车运动的路程是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B错误;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的位置都是变化的,路程和时间相同,由可得平均速度相同,故C错误;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的位置都是变化的,所以都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位置有变化,就是运动的。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6.【答案】C;
【解析】解:
①电流磁效应: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
②摆的等时性:是伽利略发现的;
③维持运动不需要力:是伽利略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④惯性定律:是牛顿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出的.
因此由伽利略发现和提出的是:②③.
故选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的了解,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7.【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在解比例关系的习题时要注意各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本题还可以利用赋值法进行求解。
已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物体的量程和时间关系,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它们的速度之比。

解:根据可得:。
故选

8.【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解:时间,
由可得,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为;

故选:。
已知速度和时间,利用速度变形公式可求出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
此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因为条件已知,所以难度不大。
9.【答案】C;
【解析】解:、被研究对象是飞机,不能选被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故错误;
、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飞机和地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故错误;
、被研究的物体是飞机,飞机和模拟气流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模拟气流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故正确。
、被研究的物体是飞机,飞机和机舱里的飞行员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飞行员本人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故错误。
故选:。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10.【答案】C;
【解析】解:设之间的距离为,小鸟的速率是,汽车的速率是;
、由于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立即折返,以原速率飞回,所以小鸟从出发到与汽车相遇的时间与汽车运动的时间相同,均为,则在小鸟和汽车相向运动的过程中:……①;
对于汽车来说:……②
依据题意有:……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故错误;
、小鸟和汽车相遇的时间为,则相遇时汽车通过的路程:,相遇时小鸟飞行通过的路程:,故错误;
、汽车通过的总路程:,小鸟飞行的总路程:,故正确,错误。
故选:。
依据题意可知,小鸟飞向的时间和飞回的时间相同均为,又根据相遇时的路程关系有,对于汽车来说有,再根据,即可求解。
此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求解相遇问题的突破口就是找到二者的路程关系、速度关系和时间关系。
11.【答案】;
【解析】解:花样跳伞队员在运动过程中,以其中一名队员为参照物,其他队员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其他队员是静止的;以大地为参照物,他们相对于大地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他们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属于基础题。
12.【答案】6;
【解析】解:以河岸为参照物,设船的速度为,水流速度为,则小船在河中逆水划行的速度为,小船在水中顺流而下的速度为,
小船逆水划行所走的路程为:,
小船顺流而下所走的路程为:,小船在水中顺流而下所需的时间为:,
草帽落于水中顺流而下所走的路程为,所需时间为:,
由题意可知小船所用的全部时间和草帽顺流而下所用时间相等,即,
则,解得。
故答案为:。
以河岸为参照物,设船的速度为,水流速度为,则小船在河中逆水划行的速度为,水中顺流而下的速度为,
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公式可表示出小船在水中顺流而下所需的时间和草帽落于水中顺流而下所需时间,由题意可知小船所用的全部时间和草帽顺流而下所用时间相等,列出方程即可解得水流速度。
此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根据小船所用的全部时间和草帽顺流而下所用时间相等列出方程即可解得水流速度。
13.【答案】;
【解析】答:向左迅速拉动窄纸条时,看到汽车在公路上向右奔驰,形成这种效果的原因是选择了背景作为参照物,汽车相对于背景的相对位置在不断的发生改变。
向右拉动窄纸条时,看到汽车在公路上向左运动,因为以背景作为参照物,汽车相对于背景的相对位置在不断的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①向右运动;②向左倒车。
利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若使一个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看起来是运动的,可以采用让其背景运动的方法来显示。
运动在物理学中称为机械运动,即物体位置发生了改变叫做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我们说的静止实质上是相对静止;事先选定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14.【答案】;
【解析】解:由图知:
甲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即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木块右侧与对齐,左侧为,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指针在和之间,略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而大盘指针在,因此秒表读数为。
故答案为:;。
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准确程度越高;
秒表的使用:先按下复位按钮,使分针和秒针都指在零刻线处;按一下开始按钮,指针开始转动,再按一下就停止;读出分针、秒针的读数,就是两次按按钮的间隔时间。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刻度尺和秒表的分度值及读数,在日常生活和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5.【答案】;
【解析】解:
由题意和图示可得,小明行走的路程:,
他步行的速度:;
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手机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小明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静止。
知道小明的步长和步数求出行走的路程,再根据求出步行速度;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位置变化,则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和运动静止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
16.【答案】小于 5;
【解析】解: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的图像越陡,速度越大。根据题中图像可知,在内,甲车的图像较乙车的平缓,所以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由图像可知,在内,乙车的路程,,则乙车的平均速度为。
故答案为:小于;。
根据图像的倾斜程度可以比较出甲、乙两车的速度大小;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用内的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可求出内乙车的平均速度。
本题考察的是速度的概念。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可以通过观察图像的倾斜程度来比较多个物体速度的大小,速度的大小计算时,一定要把速度、路程与时间相对应。
17.【答案】解:由图1所示s-t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10s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是40m-20m=20m;
甲物体的速度===2m/s。
在10s-5s=5s内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是40m;
乙物体的速度===8m/s。
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见上图。;
【解析】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图象可以求一定时间内的路程,可以求物体的运动速度,分析图象然后答题。
根据求出的物体的速度,然后再作出物体的图象。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图象分析能力及作图象,物理学上经常用图象描述物理规律,一定要掌握作图的方法,学会读图、识图。
18.【答案】甲 甲;
【解析】解:
甲图中,包括了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是秒,即甲运动的时间为秒;
乙图只有个时间间隔,乙运动的时间为秒,所以甲运动的时间长;
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仍然相等,所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由乙图所示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乙的速度越来越大,则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甲;甲。
根据题意,首先要明确,每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秒,根据间隔的段数可以确定运动时间的长短;
利用相邻两点之间的长度可以确定其通过的路程,由于时间相等,根据速度公式可以确定物体速度的变化。
通过频闪照片可以获得以下两个信息:频闪照片中相邻的两个照片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两个相邻的照片之间的长度是运动物体在一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距离。
19.【答案】刻度线没有经过圆心 线圈没有紧密排绕 起点没有对准零刻度线 2.5cm 没有估计值 2.52cm;
【解析】解:图甲中的错误是:刻度尺边缘没有经过圆心;
图乙中的错误是:细丝状物体没有紧密排绕;
图丙中的错误是: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因为分度值的刻度尺,精确值应该是,应估读到的下一位,而有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所以是错误的;
依据取多次测量平均值的方法,在最后结果除不尽时采取四舍五入,保留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则硬币的直径为:。
故答案为:刻度线没有经过圆心;线圈没有紧密排绕;起点没有对准零刻度线;
;没有估计值;。
刻度尺的一些基本使用规则非常重要,我们在使用前、使用时、读数时、记录数据时都要按照规则来;
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②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③读正确:读数据时,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
④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累积法测量细长物体直径,将细长物体紧密排绕在柱状物体上测量;
为了减小误差通常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数据处理时通常是先将错误数据删除,然后求平均值并保留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此题主要考查刻度尺的使用和累积法测量,属于识记内容。
20.【答案】解:(1)甲图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2)乙图汽车30s内通过的路程为s=750m,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3)甲图中40s内牵引力做的功为W=Fs=1200N×1200m=1.44×106J。
答:(1)甲图中汽车的速度为30m/s;
(2)乙图中汽车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3)甲图中汽车牵引力在40s内所做的功为1.44×106J。;
【解析】
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两辆汽车的速度;根据计算牵引力做的功。
此题主要考查速度和功的计算,难度不大,熟记公式是关键。
21.【答案】;
【解析】
根据汽车的速度和时间计算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
根据声速和时间计算回声经过的路程;
听到回声时,车离高山的距离是回声经过的路程与汽车行驶路程差的一半。
此题主要考查了回声测距的应用,学生要熟练掌握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运用。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 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含解析)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9日  所属分类: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