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含解析)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39分)
1.(3分)某同学对以下四种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做了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固态的碘受热后直接变成碘蒸气是汽化现象
B. 秋天的早晨草上有露珠出现是凝华现象
C. 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使菜不被冻坏
D. 秋天早晨的浓雾在太阳照射下很快消失是升华现象
2.(3分)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采用新技术打造“最美的冰”,其原理中有一步骤是将液态二氧化碳打入地板管道,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流动并迅速变为气态。这一步骤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汽化
3.(3分)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 给头发吹热风 B.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 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D.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4.(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露的形成是汽化需要放热
C.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浦”。霜的形成是凝华需要放热
D. “水寒烟淡,雾轻云薄”。雾的形成是升华需要吸热
5.(3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 B. C. D.
6.(3分)如图所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段表示该物质的熔点在不断升高 B. 该物质的熔化时间持续了
C. 该物质可能是石蜡 D. 该物质在段的体积可能小于段
7.(3分)关于水的沸腾,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 沸腾是由于加热太急造成的 B. 沸腾是由于加热时间太长造成的
C.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液体的汽化现象 D. 沸腾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8.(3分)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液化现象
C.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9.(3分)将装有水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水中,如图,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不断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水
A. 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B. 温度达到沸点,会沸腾
C.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 温度高于沸点,会沸腾
10.(3分)一杯的热水,放在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温度降至,部分热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关于这个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 杯中水的质量保持不变 B. 水温降至后不再汽化
C. 热水分子动能保持不变 D. 杯中热水的内能减少了
11.(3分)孙小红同学在学习了“熔化和凝固”后对中午餐桌上的冻豆腐产生了兴趣。她把豆腐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把冰冻的豆腐拿出来化冰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下列选项中关于冻豆腐的小孔形成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豆腐受热膨胀而形成的
B. 豆腐遇冷收缩而形成的
C. 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形成的
D. 豆腐里的水先遇冷凝固成冰,后熔化成水而形成的
12.(3分)如图所示,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把装有的盐碎冰的大试管放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在烧杯内的冰没有熔化完的过程中,试管内的盐水冰固体
A. 质量不变 B. 质量增加 C. 质量减少 D. 温度降低
13.(3分)如图所示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4.(4分)如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图象是物质______选填“熔化”或“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
15.(4分)冬天下雪过后,我们常在房檐下见到“冰溜子”,如图。“冰溜子”是怎么形成的呢?请你解释, ______ 。
16.(4分)在空格内填上物态变化名称: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 ______ 现象;钢水浇铸成钢球是 ______ 现象;早晨草地上的露水是 ______ 现象;夏天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少是 ______ 现象;冬天下的雪是 ______ 现象;冰消雪融是 ______ 现象.
17.(4分)喝热乎乎的奶茶时,你戴的眼镜镜片变模糊了。这是因为热奶茶中的水先 ______ ,后在镜片上 ______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18.(4分)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劳动人民给晒干的豆株脱粒的场景。晾晒豆株时要尽量将豆株铺开,这样可以加快 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19.(4分)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 ______;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 ______时要放出大量的热;冬天,北方的菜窖里常常会放一桶水,这是利用水结冰时 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来防止蔬菜被冻坏的。
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分)
20.(12分)小凡同学在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______ 有关.
通过 ______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______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 ______ .
21.(12分)一支刻度均匀标数不准的温度计,当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当把它放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的温度为若把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那么温水的实际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22.(12分)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与实际准确温度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出教室里的温度为,则实际温度是多少?
分析图象信息,写出与数学关系式。
23.(12分)有一支温度计,虽然玻璃管内径的刻度间隔都是均匀的,但标度却有些问题。经检测发现它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为,在沸水中示数为则: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当示数为时的真实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固态的碘受热后直接变成碘蒸气是升华现象,故错误;
、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错误;
、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当温度很低时,水凝固放热,可防止菜被冻坏,故正确;
、秋天早晨的浓雾在太阳照射下很快消失是汽化现象,故错误。
故选:。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2.【答案】D;
【解析】解: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流动并迅速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
故选:。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汽化现象,较简单。
3.【答案】B;
【解析】解:、给头发吹热风,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B符合题意;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表面积,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C不合题意;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D不合题意。
故选:。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4.【答案】C;
【解析】、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错误;
B.露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错误;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正确;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错误。
故选:。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此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自然现象
5.【答案】B;
【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对物态变化过程的判断及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的判断。
解决此题要掌握:
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
其中熔化、汽化、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不符合题意;
盛夏,旷野里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故符合题意;
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符合题意;
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故不符合题意。
综合分析符合题意。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6.【答案】D;
【解析】解:、从图象上看,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但不能表示它的熔点也在升高,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用时,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石蜡不是晶体,故C错误。
D、由图可知,为固态,为液态,同一晶体的固态的密度小于液态时的密度,由可知,液体时的体积小于固态时的体积,故D正确。
故选:。
熔化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而图中段温度不变的阶段就是熔化过程。
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是熔点或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所用时间就是物态变化经历的时间。
根据密度公式进行分析判断。
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7.【答案】C;
【解析】解:
、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若温度达不到沸点,无论怎么加热也不会沸腾,故错误;
、液体沸腾后,温度就保持在沸点不变,所以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液体的汽化现象,故正确;
、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故错误。
故选:。
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沸腾的特点:吸热,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了沸腾及沸腾条件和特点,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8.【答案】C;
【解析】解:、“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错误;
、蜡烛“流泪”是蜡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错误;
、“霜”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故正确;
、“雪”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故错误。
故选:。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9.【答案】A;
【解析】解: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试管中的水从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故选:。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
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达到沸点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试管中的水靠从烧杯中吸热升温。
此题主要考查了液体的沸腾条件和热传递的条件,要把握住沸腾条件是温度不但达到沸点,而且还能不断吸热,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存在温度差异。
10.【答案】D;
【解析】解:、由于部分热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杯中水的质量变小,故错误;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水温降至后能汽化,故错误;
、热水的温度降低,所以分子动能减小,故错误;
、杯中热水温度降低,它的内能减少,故正确。
故选:。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
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此题主要考查质量、汽化和内能的知识,属于综合题。
11.【答案】D;
【解析】解:把豆腐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再拿出来,在此过程中,豆腐中的水先遇冷凝结成冰、体积变大,然后熔化成水,从而形成了冻豆腐的小孔,所以只有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首先要弄清豆腐产生“小孔”的原因,再根据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来进行判断。
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冻豆腐小孔的形成过程,要理解小孔形成是由豆腐中的水经凝固、熔化后形成的,并不是热胀冷缩所致。
12.【答案】C;
【解析】解:用酒精灯对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加热时,烧杯里的冰会发生熔化,熔化要吸热,在烧杯内的冰没有熔化完的过程中,烧杯里的温度不变,盐冰的温度为,摄氏度比冰水混合的温度低,冰吸热熔化,故固体的质量变小,温度不变。
故选:。
熔化指物质由固态转变成液态,熔化要吸热,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熔化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13.【答案】B;
【解析】解:、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故错误;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故正确;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故错误;
、温度计的玻璃泡未与被测液体接触.故错误.
故选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4.【答案】熔化 ; 48 ;
【解析】解:由图象可以看出,该物质的段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的熔化图象.
读图可知,图中呈水平的这段所对应的温度值就是这种物质的熔点,即;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即该物质的凝固点也是.
故答案为:熔化;.
通过图象中是否有不变的温度,首先可判断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根据物态变化之前温度逐渐上升还是逐渐下降判断是熔化还是凝固.
图中呈水平的线段所对应的温度值就是这种物质的熔点或凝固点.
根据图象是否有不变的温度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然后根据温度不变之前的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判断是熔化图象还是凝固图象.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
15.【答案】;
【解析】解:冬天下雪过后,屋顶上集聚一层雪,白天在太阳照射下,一部分雪因从周围吸收热量,由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顺着房檐流下,属于熔化过程;因为天气寒冷,在流下的过程中,水向外放出热量,又由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而形成冰溜子,属于凝固过程。
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指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此题主要考查了熔化和凝固的现象。
16.【答案】升华;凝固;液化;汽化;凝华;熔化;
【解析】解: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钢水浇铸成钢球,是由液体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早晨草地上的露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小液滴;
夏天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少,是水发生汽化汽化中的蒸发现象,形成水蒸气;
冬天下的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为固态的雪花;
冰消雪融,是固态的冰雪熔化为液体的水;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液化;汽化;凝华;熔化.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体叫液化,由液体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体叫熔化,由液体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7.【答案】;
【解析】解:喝奶茶时,奶茶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向上升的过程中遇到冷的镜片,马上放热液化。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
汽化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汽化要吸热;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此题主要考查了汽化和液化现象,属于基础题。
18.【答案】;
【解析】解: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晾晒豆株时要尽量将豆株铺开,增大了豆株表面水份的表面积,可以加快蒸发。
故答案为:蒸发或汽化。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
此题主要考查蒸发的影响因素。
19.【答案】;
【解析】解: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冬天,北方的菜窖里常常会放一桶水,这是利用水结冰时放热来防止蔬菜被冻坏的。
故答案为:;液化;放热。
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熔化要吸收热量;凝固是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过程要放热;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要吸热。
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三态之间变化规律,以及吸热和放热情况,并能应用于生活中,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物态变化。
20.【答案】表面积大小;A、C;表面积;不正确;只有在水的表面积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发烧的病人在手心,脚心擦酒精降温;
【解析】解:比较、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积,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故选A、两次实验过程;
小凡同学的验证过程是错误的,因为从设计的环节看他没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
从得出结论的环节来看,他没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因为只有在水的表面积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液体蒸发时要吸热的应用很多,例如:发烧的病人在手心,脚心擦酒精;发烧的病人上热敷等.
故答案为:表面积大小;、;表面积;不正确;只有在水的表面积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发烧的病人在手心,脚心擦酒精降温.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
在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手背上擦点酒精,会感到凉快利用了蒸发时要吸热特点.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1.【答案】解: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温度计显示温度为26℃时,温水的实际温度℃×(26-2)+0℃=25℃。
故答案为:25℃。;
【解析】
定义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冰点为,和之间有等份,每一份代表;
而题文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中间是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是,距离有个小格,求出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时的实际温度,就是该物体的实际温度。
对于温度计不准的读数问题,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
22.【答案】解:
(1)由图可知:32℃-14℃=18℃,对应的实际温度差是30℃-10℃=2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同样,我们发现50℃-14℃=36℃,对应的实际温度差是50℃-10℃=40℃,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然后我们就可以找出测量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关系是T=0.9t+5℃;t
将23℃代入T=0.9t+5℃,可得:23℃=0.9t+5℃,则0.9t=23℃-5℃,所以t=20℃;
(2)T与t的关系式:T=0.9t+5℃。
答:
(1)此温度计测出教室的气温为23℃时,教室实际气温为20℃;
(2)T与t的数学关系式T=0.9t+5。;
【解析】
虽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不准确,但它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出这支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示数与实际准确温度的关系;
然后把这支温度计测出的温度代入关系式求出实际温度即可。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于要找出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关系,而这也正是该题的难点,虽然测量的温度值和实际温度值不相同,但它们的变化温度是相同的,利用图中相对应的几个数据就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3.【答案】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
而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则中间有个小格,
该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
温度计测量某物体的温度为时,此物体的实际温度为。
答:物体的实际温度为。;
【解析】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而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中间是个格,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温度计插入某物体中显示温度是,距离有个小格,求出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时的实际温度,就是物体的实际温度。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首先要明确这支不准的温度计一个小格所代表的真实温度值,再根据实际测量的值,写出表达式进行计算。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含解析)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9日  所属分类: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