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萍乡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16分)
1.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 产生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某校去华蓥山进行红色研学旅行,在乘车途中,小兰同学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她是以 (选填“地面”或“车”)为参照物。当车辆行驶至某一路口时,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则车辆到达华蓥山游客中心至少还需要 min。
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若蜡烛以0.01m/s的速度向玻璃板靠近,此过程中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相对蜡烛的速度是 m/s,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生活中随处可见摄像头,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拍摄实景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人在靠近摄像头的过程中,人所成的像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2022年4月18日,怀化出现了“日晕”奇观,它是由于气温低,云中的水滴变成六棱柱状的小冰晶,此过程发生了 (物态变化名称),太阳光穿过云层即在小冰晶上发生 (选填“折射”或“反射”或“光沿直线传播”),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光谱色,这就是“日晕”。
6.如图为关于“55℃”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 的特点。
7.某同学借助天平和刻度尺鉴别一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组成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是,用刻度尺测边长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边长是 ,经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 (选填“铅”、“铁”或“铝”)组成。(已知,,)
8.一枚实心“金牌”纪念币的质量为16g,体积为2cm3,可见这枚纪念币 (选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若宇航员将这枚纪念币带到太空,其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金=19.3×103kg/m3)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共14分)
9.下列对物理量大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2m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8℃
C.手机的质量约为2g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10.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句中描绘声音在山谷中产生回声
B.“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句中“汤沸”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断升高
11.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 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D.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12.如图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13.现在中学生近视眼患者越来越多,保护眼睛刻不容缓,学校开展了上、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活动来预防近视,下图中关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4.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物体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个图像反映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小题7分,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共22分)
15.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m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
16.小阳非常喜欢户外骑行,为了解更多自行车的知识,他查出某型号山地自行车钢质车架质量为15.8kg,轮胎橡胶的总质量为2.6kg,而钢质车架的体积和轮胎的体积相等。(ρ钢=7.9×103kg/m3)求:
(1)钢质车架的体积是多少?
(2)橡胶的密度是多少?
(3)若将车架的材料更换为某种合金材料(合金车架由于管壁厚度增加,车架体积是钢车架的1.2倍),则合金车架的质量是多少?(ρ合=3×103kg/m3)
17.李伟同学在探究液体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通过正确测量得到下表数据,求:
实验次数 1 2 3
液体体积 16.5 35 40
液体及容器的总质量 21.4 39.9 m
(1)容器的质量;
(2)液体的密度;
(3)表中m的数值。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8.(1)图甲是某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由图可知,该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中A点对应的温度如图乙温度计所示,读数为 ℃;图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该实验用 分别测量蜡烛和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当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教材安排的“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①实验方案要求:先估测物体质量,再进行实测,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
②测量时,要用镊子而不能用手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原因是 ;
③对同一物体的质量要进行三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目的是 。
19.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AB段距离sAB= cm,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AC= m/s。
(3)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5)小明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 (用字母v1和v2的表示)。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 ;
(2)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3)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的像将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将蜡烛放在C点,可观察到烛焰的 (选填“虚”或“实”)像;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有一只小虫在爬动,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将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21.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测定一块吊坠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调到标尺左端 处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将吊坠放在天平左盘中,向右盘中加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此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吊坠的质量是 g;
(3)往量筒中倒入50mL水,将吊坠浸没在水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吊坠的密度是 ;
(4)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使用的砝码有磨损,则测得的密度值偏 ;
(5)实验小组讨论后,不用砝码,只利用天平、两个相同的烧杯、量筒和水也能测出吊坠的密度。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两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放在已调平衡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如图丙所示;
②将拴着细线的吊坠浸没在左盘烧杯的水中(不碰烧杯底),用量筒向右盘的烧杯中加水到A处时横梁平衡,记下加水的体积为,如图丁所示;
③ ,用量筒继续向右盘的烧杯中加水,直到横梁平衡,并记下再次加入水的体积为;
④吊坠密度的表达式为 。(用、、表示)
试卷第6页,共7页
1. 振动 大于
【详解】[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 车 45
【详解】[1]在乘车途中,小兰同学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她是以车为参照物,树木相对于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树木是运动的。
[2]某一路口到华蓥山的距离为45km,车辆最高限速60km/h,车辆到达华蓥山游客中心至少还需要的时间
3. 0.02 不变
【详解】[1]蜡烛以0.01m/s的速度向玻璃板靠近,则镜中的像也以0.01m/s的速度像玻璃板靠近,则像相对蜡烛的速度是两速度之和,即0.02m/s。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等大,所以当蜡烛向玻璃板移动时,像大小不变。
4. 实 变大
【详解】[1]摄像头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摄像头拍摄的像是实像。
[2]人靠近摄像头的过程中,是物距变小,物体靠近凸透镜,由“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像逐渐变大。
5. 凝固 折射
【详解】[1]云中的水滴变成六棱柱状的小冰晶,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2]太阳光照在小冰晶上,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光谱色,说明太阳光发生了色散现象,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所以太阳光照在小冰晶上发生了折射。
6. 晶体 熔化吸热
【详解】[1] 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说明这种颗粒吸收了热水的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即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这种颗粒是晶体。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水的热量,使热水的温度降低。
7. 2.00 铝
【详解】[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刻度尺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读数为2.00cm。
[2]该金属块的体积为
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故该金属块可能是铝。
8. 不是 不变
【详解】[1]由密度的公式可知,这枚纪念币密度为
所以金币不是纯金制成的。
[2]物体的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位置无关,宇航员将这枚纪念币带到太空,其质量不变。
9.A
【详解】A.人的身高约为1.7m,教室门的高度高于人的身高,约为2.2m,故A符合题意;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B不符合题意;
C.手机的质量约为200g,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详解】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句中描绘声音在山谷中不断反射,形成回声的现象,故A正确;
B.“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树下形成的阴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池底的反射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到的虚像比实际位置更高,所以人觉得水变浅了,故C错误;
D.“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句中“汤沸”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来组装,即按照CBA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故A错误;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同时并记录物质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符合实验步骤,故B正确;
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固定不变的温度为为80℃,即物质的熔点为80℃,故C错误;
D.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故D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与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比如甲、乙的体积都为10cm3时,由图像可知,甲的质量是20g,乙的质量是5g,则甲的质量较大,故B错误;
C.比如甲、乙的体积都为10cm3时,甲的质量是20g,乙的质量是5g,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故C正确;
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比如甲、乙的质量都为10g时,由图像可知,甲的体积是5cm3,乙的体积是20cm3,则甲的体积较小,故D错误。
故选C。
13.AB
【详解】A.如图,来自远处的平行光经晶状体折射后,会聚于视网膜前,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是近视眼的成因图,故A正确;
B.如图,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变得发散后再进入眼睛,折射光线刚好落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的物体,这是近视眼的矫正光路图,故B正确;
C.如图,来自近处的光先经晶状体折射后,会聚于视网膜后,因此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是远视眼的成因图,故C错误;
D.如图,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近处的光线变得会聚后再进入眼睛,折射光线刚好落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的物体,这是远视眼的矫正光路图,故D错误。
故选AB。
14.BC
【详解】A.如图,物体运动的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如图,物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而变化,并且图像过原点,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变,速度不变,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如图,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且不为零,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
D.如图,速度随时间而变化,且速度越来越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5.他可以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
【详解】解:导火索的长度仅有1m,远比600m短很多,故导火线的长度可忽略。先算出导火线燃烧完所用的时间
方法一:比较时间,人跑到安全区所用的时间
因为t火>t人,所以能跑到安全区。
方法二:比较路程,人在导火线燃烧完前能跑过的距离
s人=v人t火=5m/s×200s=1000m
因为s人>s火,所以能跑到安全区。
答:他能在爆炸前跑到600m之外的安全区。
16.(1)2×10-3m3;(2)1.3×103kg/m3;(3)7.2kg
【详解】解:(1)钢质车架的体积
(2)由题知,钢质车架的体积和轮胎的体积相等,则橡胶的体积
V橡胶=V钢=2×10-3m3
橡胶的密度
(3)若将所用的钢材换为密度为3g/cm3的某合金材料时,车架体积变为
合金车架的质量
答:(1)此车所用钢材的体积为2×10-3m3;
(2)橡胶的密度是1.3×103kg/m3;
(3)合金车架的质量为7.2kg。
17.(1)4.9g;(2)1g/cm3;(3)44.9g
【详解】解:(1)(2)液体的密度为
容器的质量为
m容器=m1﹣ρ液V1=21.4g﹣1g/cm3×16.5cm3=4.9g
(3)表中m的数值,即当液体的体积为40cm3时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为
m=ρ液V3+m容器=1g/cm3×40cm3+4.9g=44.9g
答:(1)容器的质量为4.9g;
(2)液体的密度为1g/cm3;
(3)表中m的数值为44.9。
18. 晶体 46 刻度尺 不变 避免被测物体的质量超出天平的测量范围和减小试加砝码的次数 为了保护砝码和游码 减小误差
【详解】(1)[1]由图甲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该物质是晶体。
[2]由图乙可知,液柱向下读数值变小,故液面指示温度在0℃以上,分度值为1℃,示数为46℃。
[3][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要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当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不变。
(2)[5]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之前,先估测物体质量,可以避免被测物体的质量超出天平的测量范围,同时在测量过程中添加砝码可以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以减小试加砝码的次数,另外还能锻炼自己的估测能力。
[6]砝码和游码都是金属制成的,我们是手上有汗渍,能使砝码生锈,造成称量不准确。故为了保护砝码和游码,取、放砝码以及调节游码时,都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或拨。
[7]对同一物体的质量要进行三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19. 4.00 0.03 偏大 B
【详解】(1)[1]测量小车速度,要测出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算出速度,所以测量的原理为。
(2)[2][3] AB段距离从10cm开始到6cm结束,故路程为4.00cm;AC段的路程为9cm,时间为3s,故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
故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
(3)[4]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时间偏短,速度偏大。
(4)[5]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速度越来越大,故选B。
(5)[6]设全程的路程为2s,则前半程的时间为,后半程的时间为,则全程的时间为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0. 同一高度 倒立 上 左 变小 虚 不变 变暗
【详解】(1)[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2]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物距是
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可知,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变短,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
(3)[4][5]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此时
u=50.0cm>2f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f<v<2f,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到60~70cm之间。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即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变小。
[6]将蜡烛放在C点,物距小于焦距,此时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4)[7][8]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小虫落在透镜上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大小不变;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故亮度会变暗。
21. 零刻度线 右 32.2 大 将吊坠直接放在左盘烧杯的水中
【详解】(1)[1][2]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规则可知,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调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左侧较重,所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2)[3]根据托盘天平的读数规则可知,左盘上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与标尺上游码所表示的示数之和,所以吊坠的质量为
m=20g+10g+2.2g=32.2g
(3)[4]由图可知,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根据液面所在的位置可知,此时量筒的示数为64mL,由题意可知,吊坠的体积等于量筒中水增加的体积,即吊坠的体积为
V=64mL-50mL=14mL=14cm3
根据密度公式可得,该吊坠的密度为
(4)[5]使用的砝码有磨损,会导致测量的质量偏大,根据可知,测得的密度值偏大。
(5)[6][7]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将拴着细线的吊坠浸没在左盘烧杯的水中(不碰烧杯底),用量筒向右盘的烧杯中加水到A处时横梁平衡,记下加水的体积为, 此时右侧增加的水的重力等于右侧吊坠所受到的浮力,即,可得
所以此时V排=V1,又因为吊坠在水中处于浸没状态,所以
V吊坠=V排=V1
将吊坠直接放在左盘烧杯的水中,用量筒继续向右盘的烧杯中加水,直到横梁平衡,并记下再次加入水的体积为,此时天平两侧的重力大小相等,所以右侧增加的水的重力等于吊坠的重力,即可得吊坠的重力为
所以吊坠的质量为
根据密度公式可得,该吊坠的密度为
答案第7页,共8页

  • 江西省萍乡市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7日  所属分类:作业答案